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婆婆納 | 中藥圖典
婆婆納
Pó Pó Nà
別名
卵子草、石補釘、雙銅錘、雙腎草、桑腎子、狗卵草、雙珠草、菜腎子、將軍草、脾寒草
功效作用
補腎強腰;解毒消腫。主腎虛腰痛;疝氣;睾丸腫痛;婦女白帶;癰腫
英文名
Herb of Geminate Speedwell
始載於
《救荒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涼
藥味
淡
目錄
1 婆婆納.《全國中草藥彙編》
2 婆婆納.植物
3 婆婆納.《救荒本草》
4 婆婆納.《中華本草》
婆婆納.《全國中草藥彙編》
【別名】卵子草、石補釘、雙銅錘、雙腎草、桑腎子
【來源】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婆婆納Veronica didyma Tenore [V. agrestis sensu Miq. non L.],以全草入藥。春夏秋均可採收,洗淨晒乾。
【性味歸經】淡,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理氣止痛。用於吐血,疝氣,睾丸炎,白帶。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婆婆納.植物
【鑒別特徵】:莖基部多少分枝成叢,纖細,匍匐或上升,多少被柔毛,高10~25cm。葉對生,具短柄,三角狀圓形,長5~10mm,通常有7~9個鈍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葉狀,互生;花梗略比苞片短,花後向下反折;花萼4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形,果期長達5mm,被柔毛;花冠藍紫色,輻狀,直徑4~8mm,筒部極短,蒴果近於腎形,稍扁,密被柔毛,在脊處混有腺毛,略比萼短,寬4~5mm,凹口成直角,裂片頂端圓,脈不明顯,花柱與凹口齊或略過之;種子舟狀深凹,背面波狀縱皺紋。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於2200m以下的荒地、林緣、路旁。陝西渭河流域9~10月出生,早春發生數量極少。花期3~5月,種子繁殖。種子於4月漸次成熟,約經3~4月的休眠後萌發。
【原產地】:西亞;廣佈於世界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雲南。
婆婆納.《救荒本草》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救荒本草》(1406年)首次記載。田園中常見雜草,主要危害小麥、大麥、蔬菜、果樹等作物。
【園林應用】:生命力較旺盛,一存活,無特殊種植要求。可用於冬季草坪地被,不耐踐踏。
婆婆納.《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救荒本草》:婆婆納,生田野中。苗塌地生,葉最小,如小面花黶兒,狀類初生菊花芽,葉又團,邊微花如雲頭樣,味甜。
【拼音名】Pó Pó Nà
【英文名】Herb of Geminate Speedwell
【別名】狗卵草、雙珠草、雙銅錘、雙腎草、卵子草、石補釘、菜腎子、將軍草、脾寒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婆婆納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onica didyma Tenore
採收和儲藏:3-4月採收,晒乾或鮮用。
【原形態】婆婆納 一年生草本,高10-25cm。莖鋪散多分枝,被長柔毛,纖細。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心形至卵形,長5-10mm,寬6-7mm,先端鈍,基部圓形,邊緣具深鈍齒,兩面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葉狀,互生;花梗略短於苞片;花萼4裂,裂片卵形,頂端急尖,疏被短硬毛;花冠淡紫色、藍色、粉色或白色,直徑4-5mm,筒部極短,裂片圓形至卵形;雄蕊5;短於花冠;子房上成直角,裂片先端圓,宿存的花柱與凹口齊或稍長。種子背面具橫紋,長約1.5mm。花期3-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荒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北、華東、華中、西南、北京、赤常見。
【化學成份】全草含4-甲氧基高山黃芩素-7-O-D-葡萄糖甙(4-methoxyscutellarein-7-O-D-gldroxyluteolin-7-O-D-glucoside),6-羥基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iglucoside),大波斯菊甙(sosmsoiin)和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ynaro-side)[1]。
【性味】味甘;淡;性涼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腎強腰;解毒消腫。主腎虛腰痛;疝氣;睾丸腫痛;婦女白帶;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90g;或搗汁飲。
【附方】①治疝氣: 狗卵草鮮者二兩,搗取汁, 白酒和服,飢時服藥盡醉,蒙被暖睡,待發大汗自愈。倘用干者,止宜一兩,煎白酒,加紫背天葵五錢同煎更妙。(《澹寮試效方》)②治膀胱疝氣白帶: 卵子草、夜關門各一至二兩,用二道淘米水煎服。(《重慶草藥》)③治睾丸腫:婆婆納、黃獨,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各家論述】
1.《百草鏡》:治疝氣,腰痛。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固腎,止吐血。治小兒膀胱疝氣。
3.《四川中藥志》:治婦女白帶。
【摘錄】《中華本草》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
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
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
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出自A+醫學百科 「婆婆納」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A9%86%E5%A9%86%E7%BA%B3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婆婆納」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3個分類: 生物 | 中草藥 | 中藥材